top of page

SCANNOW 城市編輯室-心度探索(Deep Dive)- Creative Drifters


店主的話:


「逐流創所」的創辦人們回憶道,這個品牌的誕生源於一次為期一年的空間共享創作計劃。當計劃即將結束時,他們開始思考未來的去向,並萌生了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的想法。就這樣,「逐流創所」悄然出現,象徵著他們共同的方向,一個能夠自由創作的場所。


他們用三個詞來形容「逐流創所」:創作是「突破界限」、創作是「濾色鏡」、創作是「連結、溝通、引起共鳴」。這些詞語體現了他們對創作的深刻理解——它不僅能打破既有框架,更能過濾與轉化思緒,最終引發人與人之間的共鳴與連結。


在創業初期,雖然曾面臨品牌知名度建立和分工磨合的挑戰,但創辦人們從未想過放棄。他們最記得的是,在共同討論品牌未來憧憬時,朋友們臉上堅定的笑容和眼神,成為了他們堅持下去的動力。正是這一股信念,讓他們能夠繼續追逐自己的理想。


品牌故事:


寄賣的溫度:讓手作被看見


在日常營運中,最讓「逐流創所」的創辦人感到「這就是我想做的事」的瞬間,是品牌寄賣所帶來的意義。他們深知,對於手作人而言,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成果與努力能被認同與看見。在香港這個地方,他們希望提供一個小小的空間,讓人們能夠展示自己的作品,因此寄賣成為了他們想做的事。透過不同主題召集相關工藝品,並在深水埗這個小地方紮根,讓更多人認識這些獨特的創作。


城市中的獨特風景:本地創作的「溫度」與「重量」


對於「本地創作」與「手作」在這個城市的位置,「逐流創所」的創辦人認為這些詞彙代表著「溫度」與「重量」。他們相信每一位工藝師所付出的時間、創意、想法與設計,都蘊含著一種溫度,承載著他們對作品的信念。即使市場上充斥著大量商品,但這些獨一無二的作品依然受到許多人的賞識,如同荒漠中的仙人掌,成為城市中一道獨特的風景。


香港情懷系列:承載集體記憶的共鳴


在眾多作品中,「逐流創所」最受客人喜愛的是「香港情懷系列產品」,例如格仔餅皮革作品及相關周邊(如postcard、貼紙、鎖匙扣)。這些作品的特別之處在於,它們承載了香港的文化記憶,能讓人在看到的第一眼便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。


連結創作者:作品背後的故事


「逐流創所」有一項堅持的小細節,是客人未必會注意到,但創辦人認為不能少的——那就是非常注重與創作者的連結。無論是舉辦品牌聚會,還是深入了解創作背後的意念與困難,這些過程讓他們更清楚每件作品的故事,也因此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確保每一件作品都切合他們的創作方向。


藍色的自由:靈感與探索的流動


當靈感枯竭時,「逐流創所」的創辦人會選擇透過沖涼放空,讓思緒沉澱;感恩自己有機會從事創作;並透過看展覽、閱讀書籍來吸收靈感,將新想法融入作品中。如果品牌是一個顏色,那它會是「藍色」,像水一樣流動、沒有規則,以自由的形態存在,象徵著無限的創作可能性。



藝術無處不在:幼兒探訪的啟示


最讓創辦人印象深刻的經歷之一,是一間幼兒學校的探訪,讓他們有機會與小朋友一起探討藝術。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,同時也讓他們思考如何用淺白、實在的文字讓小朋友理解藝術。當時正值藝術展覽期間,小朋友們觀察到自己喜歡的作品,並用自己的畫筆或言語述說著心中的藝術。這讓創辦人深刻體會到,藝術其實無處不在,只在於我們是否能察覺。


活在當下:勿忘初心,勇敢前行


如果能對十年前的自己說一句話,創辦人們會說:「毋忘初心,勇敢踏出第一步,你會發現每一個決定都是值得的。」他們希望透過「逐流創所」,讓大家能夠看見他們對於創作的一份信念,擁抱屬於自己的自由形態,跳脫藝術的框架,去感受藝術的無限可能。這個空間,正是他們提供給大家的一個藝術殿堂,鼓勵每個人活在當下,感受每一個獨特的體驗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