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SCANNOW 城市編輯室-心度探索(Deep Dive)- 南泱記 Nam Yang Kee HK

Updated: Sep 5


店長的話:


南泱記的創立,源於店主 Christy 在異國他鄉的一次奇妙經歷。那段時間,思鄉之情讓她特別敏感。某天,她在一家外國的社區二手店裡,偶然發現了一件標示著「Made In Hong Kong」字樣的恤衫。那一刻,這串簡單的文字,卻像一道光芒穿透了她的心,令她感到無比神奇又深受感動。這段經歷在她心中激起了一個想法:如果能將那些曾經承載著「香港製造」輝煌的服飾帶回香港,那將會是一件既有趣又意義深遠的事。於是乎,這個念頭便催生了「南泱記」。


若要用三個形容詞來概括南泱記的店舖與品牌精神,那便是「本土」、「獨特」與「保育」。


首先是「本土」。每一件在南泱記出售的古著,都曾是昔日的香港製造,它們不僅僅是衣物,更是當年香港紡織業繁盛的活生生見證。透過這些老物件,人們得以觸摸到那段輝煌的歷史,感受本土製造的驕傲。


再來是「獨特」。Christy 熱衷於搜尋那些特別且少見的衣品和飾物。因此,南泱記的店內藏有各式各樣的舊香港產物,其中不乏令人驚奇的品項,有想像得到的,也有意想不到的,每一件都獨一無二。


最後是「保育」。儘管這是一個相對誇張的形容詞,但 Christy 在經營的過程中,的確生出了一種使命感。她深知店內的每一件舊物都彌足珍貴,如同受保護的稀有動物,承載著一段獨特的歷史與文化記憶,值得被細心呵護與傳承。


在南泱記創業的初期,Christy 曾遭遇一段迷茫的時期。偶爾會有客人未能理解「香港製造」這些古著背後的意義。那時的她常常反問自己,難道只有她一人認同這些香港製造古著的意義和價值,遠遠大於一件衣物本身嗎?然而,轉機隨之而來。當她遇到越來越多客人,他們與她一同分享對這些舊物相同的感受時,這份共鳴便成了她堅持經營下去的強大動力。這些理解與支持,如同溫暖的陽光,驅散了她心中的疑慮,讓她堅信自己的方向是正確且有意義的。


品牌故事:

目光中的認同:港製古著的情感迴響


在南泱記的日常營運中,最讓店主 Christy 感到「這就是我想做的事」的瞬間,莫過於看見客人分享感動時眼中閃爍的光芒。她感到非常慶幸,因為她所找回來的香港製造古著,能夠觸動人心,讓客人回想起小時候與母親和外婆的溫馨回憶。這種情感的連結,超越了衣物本身,讓她深切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義與價值。


時代的傳承:本地創作與手作的歷史足跡


Christy 認為,南泱記的產品本身也可算是昔日的本地創作和手作。它們的意義在於承載著香港製造業的歷史,同時也希望這些香港製造的古著,能成為年輕一代重新認識這段歷史的契機。她相信,此刻在這個城市中製作出來的每一件本地創作和手作,都像是一個個故事和技藝的載體,將傳承至未來的香港。


六十年代的匠心:穿珠繡花小手袋的獨特魅力


近期南泱記最受客人喜愛的產品,是一個來自六十年代的穿珠繡花小手袋。它之所以特別,首先在於其少見的袋型。整個手袋都繡上了白色小膠珠,巧妙地搭配袋身布料上的繡花圖案。最獨特的地方是手抽設計,有別於常見的金屬鏈款式,這個手袋將膠珠分別穿成六條串珠,再以鬢髮的方式精心編織成手抽。這是一個充滿細節和精湛工藝的小手袋,每一處都彰顯著那個年代的匠心獨運。



「舊品上架」的哲學:反思「新」與「舊」的定義


在每次發佈新產品時,Christy 堅持一個小細節,她總會寫下一句「舊品上架」。她深知這四個字未必會引起每個人的注意,但其實她希望藉此引導大家去反思:「新」與「舊」的定義究竟是什麼?尤其是在時裝業界,新舊的界線更是模糊不清。她想傳達的訊息或許是:「舊得來有點新,新得來又有點舊」,這正是南泱記產品中蘊含的獨特韻味。


靈感枯竭的解藥:展覽的啟迪與熱情重燃


當靈感枯竭,Christy 會選擇去看展覽。透過欣賞別人的故事和充滿熱情的作品,她總能感到大開眼界,許多困惑也能因此迎刃而解。這種沉浸在藝術與創意中的體驗,是她重拾創作熱情的有效方法,讓她從中獲得啟發,再次點燃對舊物新生的熱情。


《那陣時不知道》:香港的時代迴響


如果南泱記是一個品牌,它會是 My Little Airport 的歌曲《那陣時不知道》。Christy 曾問及媽媽,那個香港各行各業繁華鼎盛的年代有何感受,媽媽卻回答:「那時候不知道,只是照樣如常生活吧。」這首歌和這段對話,完美詮釋了南泱記的品牌精神:那些看似平凡的「舊」,其實承載著豐厚的歷史與故事,只是在「那陣時」,身處其中的人們並未察覺其獨特的價值。如今,南泱記的存在,正是為了讓這些被遺忘的「舊」,在當下被重新看見與珍視。


舊時光的拼圖:製衣婆婆的口述歷史


在南泱記的營運過程中,最讓店主 Christy 印象深刻的,莫過於每次遇上曾經置身香港製衣業的老一輩。這些長者總是能分享許多珍貴的故事,讓她獲益匪淺。有一次在市集,Christy 遇到一位年過八十的婆婆,南泱記的古著和手袋令她停下腳步,看得十分入神。


後來,這位婆婆告訴 Christy,原來她年輕時曾是個在九龍塘製作手袋和鞋履的女工,後期也曾在西營盤替不同客人訂製唐裝服飾。每次聽完這些從前日常的故事,Christy 都有種獲得一塊拼圖的感覺,對於從前製造業日常的想像又變得更加立體和鮮活。這些口述歷史,讓南泱記不僅僅是販售舊物,更成為了連結過去與現在的橋樑。


十年寄語:肯定與抵達心之所向


如果能對十年前的自己說一句話,Christy 會堅定地說:「每份努力都是值得的!終將抵達你心之所向的地方。」


她回憶道,十年前正是她考讀 DSE 的年份,那一年充滿了迷惘,同時又被考試追趕著,為了未知的未來拼命努力。現在回望過去,她覺得當時最需要的,就是一個對付出努力的肯定。這句話不僅是對過去自我的安慰,更是對現在與未來的一種期許,鼓勵自己和他人即使身處迷茫,也要相信努力終有回報,最終會到達內心嚮往的彼岸。


活在當下:港製古著的歷史傳承與品牌支持


南泱記希望大家當下最能透過他們的品牌感受到的,是對香港製造業歷史的了解與支持。

雖然南泱記售賣的都是來自過去的香港製造產物,但他們希望顧客在了解香港製衣業輝煌歷史的同時,更能感受現在仍然堅持「香港製造」的一眾本地品牌所面臨的不易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